你好,欢迎访问郑州仁济医院官方网站!

医院logo 咨询电话
位置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医院新闻
缅怀前辈楷模 传承红色基因丨郑州仁济医院党支部赴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

日期:2025-02-25|来源:郑州仁济医院

为加强党史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,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在换届结束后,2月23日,郑州仁济医院党支部书记郭涛霞第一时间带领支部委员及党员代表,走进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,学习焦裕禄式干部精神,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。

在参观过程中,同志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解说,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毕生致力于党的事业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迹。焦裕禄同志清正廉洁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以及他将个人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,给全体党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

参观结束后,党员纷纷表示,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,更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行动指南。全体党员表示,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,深刻领悟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”的焦裕禄精神、认真践行“不畏困难敢闯敢干、党员带头务实担当、躬身入局”的工作作风,在今后的工作中,继续以患者为中心,用先进典型为榜样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,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
通过此次参观和学习,郑州仁济医院全体仁济人要坚定理想信念,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部分党员感悟

党支部书记  郭涛霞——

焦裕禄,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;焦裕禄精神,一种中华民族艰苦奋斗、自强自立、坚韧不拔的精神符号。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、延安精神、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,过去是、现在是、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,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。
新华社记者穆青分别于1966年、1990年以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”、“人民呼唤焦裕禄”报道介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抗“风沙、盐碱、内涝”的事迹,感动了几代人。
2009年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兰考考察,带领中央、省市领导干部参观,重温和再次学习焦裕禄的事迹。
焦裕禄的精神最感动我们的是什么?结合工作谈自己感悟如下:
1、随着社会的发展,每个时期存在不同的问题。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已经相当优越,不能躺在温床上等饭吃!
2、面对工作压力和困难不强调理由、不找退路! 科学分析找办法,克服困难踏实干!克服等靠要、主动出击找资源占市场。 “革命就得敢闯,成功了有经验;失败了有教训。只有敢闯才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。”“要以钉钉子精神,敬终如始,一鼓作气,确保圆满完成任务。”
3、一个支部一座堡垒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,党员要在工作中模范带头,困难时刻冲在前,带领员工完成工作;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,出现在群众面前,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,去关心群众、帮助群众。
4、总书记教诲的“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”,时刻作为警示!人民群众的健康、病人就医感受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,“合法合规”心中有戒,不破底线、不闯红线,学法懂法守法。
5、“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,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,必须亲口尝一尝”,工作务实,躬身入局深入落地、和员工融入一体,携手给病人提供切实有效的诊疗服务。
仁济医院二十多年的发展,已经奠定了创伤显微外科的专业性学术地位,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。随着医疗改革分级诊疗的实施、医保支付改革的深入,医疗市场重新分配、群众就医选择空间扩充、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要求增高,我们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。
如何突围、开创新的局面、创造新的辉煌?通过观影“长津湖之水门桥”及“焦裕禄纪念馆参观”,我们更坚定信念:没有比人更高的山、没有比脚更远的路!
我们要团结带领全院近六百员工,围绕医院战略目标,分解落地、开拓思路找办法、脚踏实地走出仁济未来之路。

支部委员  李真真——

今天是我第二次来到焦裕禄纪念馆,也是我再次经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情感体验。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也是人民的好公仆,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。特别是在兰考县工作期间,他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,努力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“心里总是装着群众,唯独没有他自己”。一次他儿子“看白戏”,他知道后不仅立刻召开家庭小会,次日把票补上。同时还觉察到这样的作风是有问题的,亲自拟定了干部“十不准”,并在县委会议上做检讨,强调这样的作风问题要不得,中央制定党员“十不准”还作为参考。
在焦桐树前,我们还有幸碰到了一位大爷,他每天都会来给焦桐清理落叶通过交谈了解,他是自愿每天来清理。问起为什么时?他回答:这焦桐是他同焦书记一同种下的,看到焦桐,就像看到了焦书记。
焦书记在兰考一共工作了400多天,就是这短短的时间让兰考人民对他念念不忘。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,作为一名党员,同时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,在今后工作中要汲取榜样的力量,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,守底线,知敬畏,努力前行。

党员  孟醒——

今天有幸跟随我们党员前辈们一起前往开封兰考学习,看望一位我们心中永远闪烁的党的光芒——焦裕禄同志,进入焦裕禄墓地的时候,肃然起敬,身躯伟岸,朴实无华是他的写照。走进焦裕禄纪念馆,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把破藤椅。讲解员说,焦书记肝疼得厉害时,就用钢笔顶住藤椅扶手坚持工作,时间久了,椅子被顶出一个大窟窿。我站在那儿盯着那个窟窿看了很久——现在的人总说工作压力大,可和焦书记忍着病痛、带着群众治沙治碱的苦比起来,我们这点“压力”算什么呢?  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”不是书本上的称号,是疼得直冒冷汗时还攥着笔杆子画治沙图的倔劲儿,是肝癌晚期硬撑着在风沙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背影。耳边响起临终前对组织提的唯一请求“把我运回兰考,埋进沙堆里”。讲解员说起这句话时心中酸楚万分,真正的党员,是时刻装着群众,无私无畏。
面对兰考的“三害”,他带领群众战风沙、治盐碱、斗洪涝,以“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”的决绝践行“不改变兰考面貌死不瞑目”的誓言。焦裕禄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,唯独没有自己”的公仆情怀,更让我懂得,真正的信仰不在口号里,而在双脚丈量土地的泥土中,在群众含泪的呼唤里。

我反复咀嚼着焦裕禄那句“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”。作为新时代党员,我们无需再战风沙盐碱,但社会振兴的田野、医院创新的实验室、内部治理的战场,处处都是需要“嚼新馍”的考场。我们需以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斗志,把焦裕禄“蹲下去看蚂蚁”的调研精神融入工作的实践中,用“钉钉子”的韧劲攻克各种困难,勇于挑战困难,超越困难。

下午走到黄河“最后一道弯”,风裹着沙扑打在脸上生疼。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关于黄河的故事,如今的兰考,风沙止住了,黄河滩建起了生态廊道,不就是一代代党员和群众“一茬接着一茬干”的结果吗?站在堤坝上,混着泥沙的河水轰隆隆地流,像是历史的回响,又像是未来的鼓点。  
最后深刻的老大爷,他用了62年守护着一颗树,这不仅仅是一棵树,而是焦裕禄的精神的一种延续,是让我们后代党员时刻警醒的一种灵魂指引。
回去的大巴上,看看胸前的党徽思绪万千:焦裕禄离我们远吗?他好像就在身边。需要帮助的残疾儿童、疫情时的守护、不能来院就医时的家访……这些不都是新时代的“沙丘”和“盐碱地”吗?党员不是非得干惊天动地的大事,把群众一句“谢谢”当成最好的奖状,这才是最接地气的担当。“别怕鞋上沾泥,别嫌肩上担子沉,咱们共产党员,生来就是为群众蹚路的。”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网上挂号

温馨提示:请留下正确的联系方式,方便我们的客服人员给你回复

  • 姓名: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• 预约科室:

  • 预约专家:

  • 详细描述:

底部logo 院长信箱 投诉建议
二维码

关注官方微信号

南院区:郑州市文治路25号 北院区:郑州市管城区凤凰路27号 电话:0371-55630033

豫ICP备17021942号-7 (郑)医广【2023】第04-10-234号     版权所有:郑州仁济医院 关于我们 | 法律说明 | 网站地址 | 联系我们 | 院长信箱